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续修宗谱序

首页    经典探究    续修宗谱序

 罗鳌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所以稽古纪实,俾后世子孙知所自也。

我鼻祖讳含,字君章者,乃东晋名相谢尚所称“湘中琳琅”者也。《广舆志》载公事迹甚详,郡邑志乘列乡贤首,声名赫赫,施及奕世,有由然也。东晋穆帝改元升平以后,致仕归来,肇基西湖。厥后子孙蕃衍,开派一十三户,星碁布列,笔难罄述。至我汝贤公分居南城内,自元末至元年间,景华公玷籍遥田。大明洪武初,奉旨召募英雄,随命长子添祥爰整师旅,汗马从王,功铭钟鼎,班班可考。升平之日,奉诏立营衡衞,且战且守,落屯地名泉木冲,户名罗伏。十八弟添裕留守故土。永乐末年,祥公长子讳旻分居炉堡,次子讳荣分居泉溪市,三子讳华分居金子滩,基业世守,不忝前人。衡耒虽云隔属,遡所自来,本支森然不可紊也。

吾族祖泽绵长,子孙振振。昔之十有三户,今开二十四户矣。后之绳绳继继者,方未有艾。今幸南城内讳统,号士元者,与二三同志,恐世远年湮,系绪易淆,稽查同宗各户行辈,续修宗谱,考正昭穆,毫不容紊。老稚欣然,共勷是举。鳌因叹曰:“家谱之作,不可缓也。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木本水源,谁独无情?藉斯举也,俾后世子孙支分派远,沂而溯之,如一父之子然。譬诸黄河之水,千里九曲,其始乃同源星宿也。按斯谱而稽之,敦本睦族之义,于是乎在。然则斯人之功,其有光于吾族也多矣。”是为序。

皇淸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岁次庚辰桂月谷旦,淸泉泉溪市二十三世庠嗣罗鳌撰。

嘉庆九年(公元1804),岁次甲子孟冬月之吉,甲午科举人罗剑光,字符锷,号蓉旃重刊。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岁次戊申仲春月谷旦,嗣孙城南附贡生沅、邑北太学生炳堃同刊。

——耒阳大二房《罗氏通谱》

赏析

这篇《续修宗谱序》出自清代罗鳌之手,整体而言,其写作水平较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开篇点题:以“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类比,直接阐明修谱的重要性,简洁有力。

溯源清晰:从东晋鼻祖罗含(君章公)起笔,详细叙述家族迁徙、分派、功业,脉络分明。

逻辑递进:由远及近,从历史渊源到现实修谱,再到对后世的影响,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2. 文辞典雅,引经据典

语言凝练:多用四字句、对仗句,如“星碁布列,笔难罄述”“功铭钟鼎,班班可考”,使行文庄重典雅。

引用典籍:如《广舆志》、郡邑志等,增强历史可信度;引用谢尚“湘中琳琅”之誉,彰显先祖声望。

比喻生动:以“黄河之水,千里九曲,其始乃同源星宿”比喻家族支派虽远却同源,形象贴切。

3. 情感真挚,立意深远

崇祖敬宗:强调“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体现儒家伦理观念,情感真挚动人。

睦族劝善:通过修谱使子孙“敦本睦族”,避免“世远年湮,系绪易淆”,具有教化意义。

寄望未来:结尾赞叹修谱之功“有光于吾族”,并寄托后世子孙孝悌之心,立意高远。

4. 历史价值突出

详载世系:清晰记录罗氏自东晋至清代的迁徙、分户、功业,具有重要家族史价值。

时间明确:文末标注撰序、重刊时间(康熙、嘉庆、光绪),增强文献可信度。

可改进之处

部分表述稍显繁复:如“升平之日,奉诏立营衡衞,且战且守”等句,可稍加精简。

个别用字古奥:如“玷籍”“爰整师旅”等,现代读者可能需注释方能理解。

总体评价

此文堪称传统谱序的典范,兼具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其结构严谨、文辞典雅、情感深厚,既符合宗谱序文的规范,又展现了较高的写作水平。虽有个别古奥之处,但整体上是一篇优秀的家族文献,对研究清代家族文化、地方历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5年4月24日 15:0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