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记忆:第十八军抗日名将罗树甲与宋瑞珂

首页    经典探究    记忆:第十八军抗日名将罗树甲与宋瑞珂

宋瑞珂(1908—1995),汉族,山东青岛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毕业。参加了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以及东征和北伐战争。抗战爆发后,历任国民党第十四师副师长、第十八军一九九师师长、第九军副军长第六十六军副军长、军长,被授陆军少将。先后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常德会战等对日战斗,后授予中将军衔。

 

宋瑞珂

1935年12月,宋瑞珂升任第18军第14师第42旅旅长,抗战前,出任武汉行营高级参谋。淞沪会战期间,他被调往前敌总部参赞戎机。1938年春,担任预8师副师长,该师由湖南新兵组成,归第27军指挥,宋瑞珂与从第14师副师长调任该师师长的凌兆尧一道,率领所部人马参加了徐州会战。显然,以这样的资历,宋瑞珂要想接任第199师师长,是不足以服众的。但是,既然军委会已经将他扶上了马,升任第18军副军长的第199师首任师长罗树甲,就必须为他送一程。

因而,宋瑞珂虽说来到了第199师,但该师实权还在原师长罗树甲手里,宋瑞珂则在罗树甲的指导下熟悉该部情况。事实上,还有一种说法,包括后来宋瑞珂自己也提到:这时候,我根本没有到第199师任职,一直等到该师出川,进入枣宜会战的战场时,我才奉命接任师长。因此,率领第199师入川的就是罗树甲,而不是宋瑞珂。

罗树甲将军在武汉会战中,指挥第199师官兵战绩辉煌。他出生于1878年,湖南耒阳人。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参加北伐,担任第8军第4师少校营长。攻克汉口后,罗树甲升任第8军第2师第30团上校团长。接着仕途一路顺风,1929年春,任第19师55旅旅长兼衡阳警备司令。第二年的6月,任第19师副师长兼第5旅旅长。

 

罗树甲

抗日战争爆发后,罗树甲担任第87军第119师师长,该师由湖南四个地方保安团组成, 奉命开赴前线。在支援台儿庄、保卫大武汉诸多战役中,与日军多次苦战,指挥所部收复了安徽潜山等地,受到军委会的嘉奖。所以,第199师在罗树甲的率领下,与日军交战的故事不胜枚举,这里再列举该部两次奋勇杀敌的过程:

第一场战斗:

1938年5月14日,日军攻占合肥,迫使守军第199师撤至城西小蜀山、四十铺一带,而后,日军调兵遣将,占领了大蜀山,企图以此为依托,进而占领六安等地。为防止日军继续西犯,第26集团军总司令徐源泉决定集中第199师和合肥警备司令宋世科所部共8 000余人的兵力,向占领大蜀山日军第4师团第8联队发起反攻。

5月19日拂晓,罗部和宋部各两个团分别由井岗和城西桥秘密抵达二十里铺、打鹰岗一线。上午10时左右,罗部率先与日军交火。因宋部没按预定作战方案对日军发动攻击,日军趁机从侧翼将罗部包围,并派出飞机助战,反复轰炸,伤亡惨重。不过,罗树甲随后改变部署,令预备队从南、北两路出击夹攻,所有参战官兵抱着收复国土的必胜信心,与日军激战1个半小时,使得守卫大蜀山日军丢盔弃甲,向十里庙溃逃。

驻守合肥的日军惊恐万分,迅速集合重兵于当日下午4时半左右进行反击,罗树甲见日军炮火密集凶猛,遂令部队撤出战斗,日军再次占领大蜀山。

5月22日晚,徐源泉亲临第199师驻地,命令该师夜攻大蜀山。当晚,罗树甲命令营长李忠和陆镇坤分别率领精兵组成的敢死队,从南、北两侧隐蔽接近大蜀山。他们进入日军阵地后,用大刀先砍死敌哨兵,再向其宿营地投出手榴弹,战斗进行到凌晨3时左右时,李忠率领的这支敢死队冲到山顶,与日、伪军展开激烈肉搏,陆镇坤率领的另外一支敢死队也加速前进。在两路敢死队的夹攻下,日军慌忙逃窜,战斗一直持续到凌晨5时后,第199师再次收复大蜀山。然而,当日9时左右,日军又迅速组织强大兵力,分两路向大蜀山疯狂反扑,山上的敢死队官兵奋起还击,坚持数小时后,终因援兵受阻,寡不敌众,战至中午时分,全部殉国。

此次战斗,第199师虽未最终收复大蜀山,但前后几次战斗,共歼敌8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使其暂时放弃进犯六安在皖中占领更多战略要地的企图。

第二场战斗:

1938年10月8日,蕲州沦陷,第2军李延年率残部2个半师,共20 000人退守元峰山、黄柏城一线,第87军第199师、第198师在配合该军坚守阵地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0月10日,日军第116师团志摩支队3 000余人,从蕲州附近出发,兵分两路继续西犯,北路主力进攻元峰山,南路沿长江而上,直取茅山。当南路日军进至赤西湖渡口岚头矶时,立即遭到了扼守渡口的第198师的迎头痛击,他们以一个排的兵力依托险要地形,打得日军伤亡惨重,很长时间难以向前迈进一步。北路日军主力进至元峰山时,也遭守军第199师顽强阻击。在罗树甲师长的指挥下,该师官兵血战四天三夜,迟滞日军的进攻步伐。战斗中,双方死伤惨重,仅元峰水洼一处,日军即遗尸百余具,第199师也伤亡数百人,被迫退守黄柏城。

10月14日,日军向黄柏城大举进攻,第199师在晾甲山依托石牌楼阵地,架设机枪,向敌猛烈射击,日兵纷纷倒毙,狼狈退回。随后,他们改用炮火首先向石牌楼猛轰了半小时,然后,用步兵向该地实施集团式冲锋,强力突入第199师阵地,与我军展开刺刀拼杀。第199师虽说杀敌数百,自身伤亡也非常巨大,难以支持下去,不得不向蒋家山败退。部队撤退途中,该师一名机枪射手(姓名不详)掉队,躲在螺丝港东侧山岗树林里,正碰着一支日寇从茅山方向开来,他隐蔽待敌,突然开火,击毙日军20余人,成为孤胆英雄。后来,这位机枪射手打光子弹后,砸坏机枪,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化装成百姓逃走。此役,第199师一共击毙日寇500余人。紧接着,豫南重镇信阳失守、国民政府拟放弃武汉的消息传到前线,浠蕲边境守军顿时军心动摇,从10月19日起向浠水撤退。日军随之疯狂尾追,渐次迫近浠水,沿途几乎无人抵抗。当天下午,防守蒋家山一线的西北军亦向浠水溃退,许多有利阵地不战而失。但是,还是有一批下级官兵激于民族义愤,不听上级撤退命令,转身奋勇抗战。其中,第199师就有这样的抗战英雄。

撤退命令下达后,看到所属部队陆续放弃阵地,据守雨标山的第199师某营营长谭灿华出于义愤,手提机枪,奔走呼号,激励所部士兵:“长官不打,我们打,让鬼子这么便宜侵占我们的国土,我死也不甘心。”于是,全营400余名官兵在他的感召下,重新占据有利地形,将愤怒的子弹射向敌群,击毙日军百余。战至下午,因其他守军溃退,雨标山后侧的石头咀、右侧的土门咀等制高点,均为日军不战而得,从四面包围了雨标山。这时,日酋舞刀狂叫,迫令该部官兵投降。谭灿华所部人马与日寇交战一天,没有粮食,弹药亦消耗殆尽。谭灿华愤疾高呼:“祖国的好男儿,宁愿战斗死,绝不忍辱生!”他甩掉机枪,拾起步枪,率部扑向敌群,与之开展白刃格斗。经过1个多小时的肉搏血战,他们又刺死百余日寇,终因寡不敌众,潭灿华与全营官兵壮烈殉国,血染雨标山。该营与日军战斗到底,血洒疆场,不是上峰希望看到的结局,但却反映了第199师将士的威猛和血性。而带领这支队伍的罗树甲将军自然也赢得了各界的高度赞誉

1939年6月, 第43师与第87军199师对调, 新编第23师与第54军18师对调。第18军改辖: 11师18师、第199师。彭善升任军长, 第11师师长叶佩高、副师长彭战存, 31团团长罗贤达、32团团长林映东、33团团长曹金轮。第18师师长罗广文、副师长李钦若, 52团团长唐启琨、第53团团长张涤瑕、第54团团长皮宣猷。第199师师长罗树甲副师长陈步云, 第595团团长章紫云、第596团团长罗国良、第597团团长唐立石。所以,在第199师编入18军后不久, 罗树甲升任第18军副军长, 同时还是军委会中将参议。不过,宜昌战役后,在时任第18军军长方天的排挤下,罗树甲以生病的名义回家休养,从此离开了军界

1944年日军攻陷耒阳,正在生病的罗树甲无法转移被俘,日军把他囚禁在淝永乡谢家村两月,知其为抗日将领,如获至宝,采取种种威胁利诱手段,企图使他变节投降。可是,罗树甲大义凛然,毫不为其所动。日军遂恼羞成怒,兽性大发,先砍断了他两脚上的大趾,试图逼降,仍未成功;进而用刺刀刺他两手掌心,百般侮辱,罗不甘侮辱,服毒自杀,终年64岁。

 

2025年4月10日 15:2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