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老家的祠堂——罗校文

首页    兰菊馨香    老家的祠堂——罗校文

 前不久,我在网上搜索百度地图时,发现了我们老家的祠堂赫然在目,而且是以"古文物"标示出来的。这一发现勾起了我许多童年的回忆。这座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古建筑居然还能在地图上看到。

  老家的祠堂叫《罗家祠堂》,规模比较大,大约占地十来亩。当地罗姓人口众多,且历史攸久。我们村原名"乙里湾村",也叫乙里罗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改叫"东升村"。听老人们讲族谱上记载(未经考证),乙里湾又叫金勾湾,是东晋名臣罗含的后裔迁居此地,开荒置地,屯田集粮,繁衍生息,一代代发展起来的。

祠堂建在距离我们村口一公里外的小河边。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南北三面是农田,西面靠河,环境优雅。春夏之际,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绿色,格外让人神清气爽。祠堂伫立在一片绿色之中,远处眺望就像绿色盘中一棵青螺。每到夏秋则是一片金黄,又像金色盘中托着的一块美玉,美不胜收。小河绕祠而过,清流连绵,河沙晶莹剔透,岸边微风吹拂,使人心旷神怡。每年初夏时节,村民们就会在上游200米处修一个围堰,用来灌溉祠堂周围与下游的农田。围堰将河水提高,沿着一条人工修筑的小渠绕过祠堂东边的操场缓缓流去。渠水清沏见底,水草随着流水上下摆动,就像随风飘舞的绿絲带,十分优美。

  祠堂何年所建,没有考证。主体分前后两部份,坐北朝南。前院三进式格局,前厅较淺,中堂和后厅较深。中堂两侧有两个天井,用来采光,旁边是回廊,数根高大的廊柱支撑起整栋建筑的中央。青砖碧瓦,雕梁画栋,高脊飞檐,斗拱廊柱,典型的明清时期中式古建筑。东西各有一排厢房,厢房内有天井和回廊,前院有侧门进东厢房,经东厢房与后院相通。

后院是典型的中式四合院结构,东西两排二层楼房。中间是操场。大门朝东,有两个侧门,一个经东厢房与前院湘通,一个通往西厢房,经西厢房可直接到河边。东门外还有一个大操场。整栋建筑虽无古寺庙那般金碧辉煌,但在当地也算得上气势恢宏,鹤立鸡群了。

        祠堂原是族人为供奉先祖,祭祀故人,以及节庆等重大聚会而修建的。是一个氏族凝聚力的象征和依托。多少优秀传统文明都是通过这种活动一代代得以延续和传承。但是这些活动在我出生时就已经被取谛和禁止了,我们只能从长辈们的口中偶尔听到过去那些活动的余韵。先祖们的牌位就更不知所踪了。在我的印象中,只看到后厅梁上挂着一块几米长的大匾额,上面四个鎏金大字,我依稀记得是"流芳百世"四个字。它蕴含了罗氏几十代先祖的功德,也蕴含着族人对前辈的敬偎和夸赞。后厅还有一张大供桌,只是桌上早己经没有了祭祀礼器和供果,桌面铺积着一层厚厚的尘土,它尘封了祠堂几百年的历史,也尘封了祠堂的前世今生。

       祠堂后院是一所书院,也就是读书的地方。两排二层楼房全是教室,西厢房是厨房和厕所。从我记事起,就知道那学校叫"合江完小"(以前叫什么学校己经无从得知)。我就是在这里读完小学的。初小班只有河两岸几个村的孩子,到了高小班周围十里八村的小孩都会送来,因为方圆十多公里只有这一所完小。可以想象老家的祠堂有多大。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从小就特别喜欢老家的祠堂,放学后总会一个人跑到祠堂去玩,看看这个,摸摸那个。那么小,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文物,什么是艺术,只觉得好看。常常抬头望着那高大的廊柱、雕刻精美的横梁发呆;也常常摸着那些型状各异的条石和青砖好奇。也许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吧。星期天,寒暑假还一个人偷偷的跑到祠堂里,一玩就是半天。为了这个,我没有少挨父亲的责骂。要知道,那个年代"玩"对农村娃是一件奢侈的事,放学后要帮家里扯猪草,星期天还要给家里砍柴火。

  祠堂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毁的,而且毁得那么干净,那么彻底,片瓦无存。它不是毁于天灾,也不是毁于战火,而是毁于人祸。是那个特殊年代,被一群特殊的人拆毁的。我记得1968年离开老家时,学校还在办,祠堂还完好无损。既没有断梁,也没有掉瓦,更无坍塌毁损之处。几年后再次回到老家,祠堂已不复存在了。一座倾注了多少古代匠人的汗水和心血,一处存世几百年的古建筑,就这样说拆就拆了。它虽然算不上艺术宝库,可其历史价值远不是当事人能想象得到的。它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还有那一件件雕刻精美的房梁和窗花,无一件不是古代工匠的精心之作,无一处不留下历史的印记。毁掉的不只是一个宗族的祠堂,是一座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是一处承载着历史的古文物。

毁掉一座古建筑,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重建它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许多古老的工艺已经失传,被抛弃和散落民间的构件材料又从那里去找?老家的祠堂,或许再也无法重现,只能永久的留在人们的记意深处……。

图片来自网络

2018年2月21日


2019年1月12日 15:4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