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家人来耒祭罗含
罗育善
2024年7月7日,汝城家人们一行十三人前来耒阳祭拜先祖罗含公。并邀请耒阳罗氏代表于农历六月初八日,前去参加汝城罗氏的族谱颁发庆典活动!
耒阳市罗含文化研究会会长、耒阳市正源学校罗湘云校长,百忙之中,在学校门口迎接汝城家人们。
参观正源校景,森林茂密,校园别致,学生活泼,鸟语花香。
更 生 论
罗含著
善哉。向生之言曰。天者何。萬物之總名。人者何。天中之一物。因此以談今。萬物有數。而天地無窮。然則無窮之變。未始出於萬物。萬物不更生。則天地有終矣。天地不为有終。則更生可知矣。尋諸舊論。亦云萬兆懸定。群生代謝。聖人作易。已備其極。窮神知化。窮理盡性。苟神可窮。有形者不得無數。是則人物有定數。彼我有成分。有不可滅而為無。彼不得化而為我。聚散隱顯。環轉於無窮之塗。賢愚壽夭。還復其物。自然贯次。毫分不差。與運冺復。不識不知。遐哉邈乎。其道冥矣。天地雖大。渾而不亂。萬物雖眾。區已別矣。各自其本。祖宗有序。本支百世。不失其舊。又神之與質。自然之偶也。偶有離合。死生之變也。質有聚散。往復之勢也。人物變化。各有其往。往有本分。故復有常物。散雖混淆。聚不可亂。其往彌遠。故其復彌近。又神質冥期。符契自合。世皆悲合之必離。而莫慰離之必合。皆知聚之必散。而莫識散之必聚。未之思也。豈遠乎若者。凡今生之生。為即昔生生之故事。即故事於體無所厝其意。與已冥終不自覺。孰云覺之哉。今談者徒知向我非今。而不知今我故昔我耳。達觀者所以齊死生。亦云死生為寤寐。誠哉是言。
摘自《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
湘琳堂五二世嗣孫育善摘錄
二零零五年仲冬 穀旦
耒阳罗家将
耒阳罗氏祖,汉史就留芳。
罗训首记载,庙宇有樟隍。
罗陵敢截舌,清名盘内藏。
临海疆域固,罗彥守边防。
仁义亲兄弟,兄长为鹰扬。
彦仁绥世系,绥公守荥阳。
罗含为丞相,晋代湘琳琅。
更生存哲理,山水记文章。
含公繁衍广,后裔七大房。
琳琅江左秀,匾额湘琳堂。
处端为长子,一生武艺强。
溶侯忠显赫,滨公承信郎。
六代宗功伟,后裔绵延长。
君章孙十代,宗广干帅光。
汝翼兵马事,汝辅土飞扬。
廷忠宋进士,光禄大夫昌。
攀龙军马帅,罗谔著作郎。
将军华玉任,宗贵长沙祥。
添受为元帅,宝真驰战场。
......
编纂: 罗育善
编校: 罗锡主
丙申年仲秋月
宗亲们好:
福建省连城县莲峰镇莲西南路37号罗道增老宗长
与新庙罗屋巷12号罗道良老宗长,两位老宗长于2006年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日)来耒阳寻祖,我们接待后认真查族谱,结果是:罗含公的兄弟(含公五兄弟:罗瑛,号富雄,罗琏,号富贵二人迁庐陵)后裔派衍福建连城,其称罗含公为伯祖。故福建连城县一带罗家人是江西迁去,应属此世系。
注:查耒阳罗氏族谱载:
讳含公高祖讳彦公,建兴乙巳年(公元225年)授浙江临海大守,景耀辛巳四年(公元261年)退居衡州,生二子,讳仁,讳义。
讳含公祖父讳仁公生九子
讳含公叔祖讳义公迁江西
讳仁公生九子派衍如下:
景东公 生九子住庐陵
景南公 生五子住衡州
罗绥,字景南,汉后帝景帝庚辰三年(公元260年)授河南荥阳大守,
景西公 生八子住庐陵
景北公 生四子住南京
景中公 生七子住广东
景员公 生四子住广西
景佑公 生三子住福建
景衽公 生六子住永府
景元公 生六子住衡州
讳含公后裔第四世
幼成公 住江西庐陵
供宗亲们考证 、索源
请考究江西山原罗氏与含系之关系
另我们现已查出历代耒阳外迁罗氏宗亲三千多人,待编辑出版后供宗亲查证。
含公后裔堂号
长房:
湘琳堂,兰菊堂
清德堂(宝盖小泉即十甲、南涧)
端本堂(衡南坪田)
明德堂
二房:
湘琳堂,端介堂,
琳瑯堂(宝盖一甲、五甲)
桂阳流峰镇塘源,樟木罗氏,始迁祖嫩十五郎,字庆衍公后裔近万人。
汝城文明乡司背湾俸公后裔
敦伦堂(衡南四甲)
种德堂(茶市一甲)
雍睦堂(衡南二甲、七甲、九甲)
亲睦堂(衡南三甲,字辈诗有:品藻重琳瑯)
尊敬堂(衡南六甲字辈与茶市一甲前二字相同)
三房:湘琳堂(前用正直堂)
四房:湘琳堂
五房:湘琳堂,(前用兴隆堂)
六房:湘琳堂,(前用世德堂)
七房:湘琳堂,(前用兰菊堂)
注:
耒阳罗氏七大房自一九九二年修谱,统一确定为湘琳堂。
堂号如同烙印,永恒不变!
暂收集以上堂号,迁出的堂号收到再添。
如有以上堂号的宗亲溯源,可与耒阳市罗含文化研究会联系 。
摘录:罗育善 13574794001
关于含公后裔(湖南内)分支
字辈搜索如下:
1.湖南祁东县黄土岭文贵公系是三甲分支字辈:
品藻重琳瑯……
2.长沙望城与湖南宁乡同字辈:
饶监清洪正……
3.浏阳东乡大桥石咀头罗家字辈:
兰桂楚山春
湘水庆祥麟……
4.醴陵东乡二十都荷溪境花桥冲兴乐支系字辈中有:
琳瑯济凤美
燕翼贻谋必……
与衡东石湾镇金桥村:华国尚文章
燕翼贻谋远……
湘乡虞塘志洪公系田心支罗氏(明德堂)
5.衡阳鸭陂冲,称鸭溪罗氏,后裔八大房,约1050人,外迁重庆梁平屏锦深水村,330余人,字辈与铁岗罗氏同,如“……瑞聚楚荊邦,秀士琳瑯美,青庭桂籍香……”
铁岗罗氏,始祖子清公,现为泗水乡铁岗村,系衡东龙源罗思洪公曾孙(思聪为荣桓元帅之祖),其上源认罗崱为鼻祖,然据秀川谱不能认可!
所以衡阳鸭溪罗氏永惟支系
与衡山、衡东罗氏
秀士琳瑯美
青庭桂籍香……相同
6.衡阳茶市一甲字辈
继应元汝公
万大景原时
尚义承锦士
取仁定肇昌
国命锡联芳……
与六甲罗氏字辈
继应光宗祖,同前二个字辈,
二甲罗氏始祖子文,字舜仲,与耒阳南京老圩上始祖子文同名(待查证年代),其堂号雍睦堂与七甲九甲相同。
三甲罗氏字辈有
品藻重琳瑯……
四甲罗氏奉君章公为先祖。
五甲罗氏字辈与冠市一甲罗氏
有相同字句,据说五甲祠堂是琳瑯堂,
今问该祠堂也不在了。
六甲与茶市一甲字辈“继应”相同,是一个房的。
七甲罗氏雍睦堂,字辈有
湘琳世锡扬……
七甲与二甲、九甲同堂号。
十甲小泉罗氏是含公长房分支。
坪田湘东罗氏是含公大二房分支,端本堂。
7.衡阳莲房塘念檉公系与五甲始祖同名,字辈
念季受乡正……
8.邵东铁塘青叟公系,八修谱(邵、祁、清)六支合派:
诒谋兼祖训……
书香绵甲第
品藻重琳瑯……
与三甲字辈相同
9.汨罗古罗城昶公系: 兰桂愈生香……
10.常德市区白洋坪仲奥支系字辈:
晋初传绪远
祥开显荣光
注绪远是含公长房处端之字号。
11.汉寿大龙湖文友系,敦伦堂,字辈
兴应大绍国
洪志学超家
兆徵宗德继
与四甲罗氏同堂号。
12.临澧县井边道源系:
蘭桂腾芳……
13.新化桃林高清支
……令望誉湘中
新化白溪刘罗氏
兰桂喜腾飞……
14.郴州湧水澜德荣支系:
国正天心兆吉祥
15.安仁宜阳含公——雷春公系:
星辉光照定……
彦烈昭江藻……
安仁应冲明理公——应春公系
联芳振楚声……
安仁深塘罗氏,一世祖德政公,是懋勋公之子,后裔道环公开派衡东黑田罗氏(荣桓镇罗氏),供贤士再考。
16.永兴思忠支系:
忠自三子崇
文藻建奇勋
永兴东泽大八郎支系:
一尚臣万宗……
17.桂阳桂北裕永公族,嘉庆32年,共六房合族:
兰桂和松茂
名振耀南湘……
桂阳洞头是裕永公之系
18.宜章笠头洞罗氏
声名播楚湘……
笆篱堡鑑公系
廷贵宗荣显……
19.江华宣汉支系
品藻重琳瑯……
20.沅陵朝室支系:
朝子增万大
景文玉永远
国正天心顺……
21.常宁白沙石湾、西岭、烟洲、泥江等居有含公后裔。
22.郴州苏仙 良田 汝城 临武有含后待考......
以上收集,诚请罗氏宗亲寻找求证!
耒阳罗氏第十三修通谱
编纂委员会主编罗育善
敬上 2023年12月
参观后来到正源学校会议室休息、交流,校长会长致欢迎词……老会长育善就耒汝罗氏一家亲作了简短讲话……
汝城罗荣善作了一一介绍,邀请了几位代表讲话,并充分肯定汝城文明司罗氏家谱都是琳瑯堂号,是罗含公后裔!
转发李霖:
文明瑶族乡罗氏宗亲满怀深情的说:罗含是我们的先祖,我们是罗含的后裔。
转接训森总编:
江左之秀擅湘誉,罗含后裔重家声。
好!必要的,隆重的祖先祭祀仪式,有利含公精神代代相传。本支百世,不失其旧。含公语录是“不忘初心”之典故出处。
转接罗磊:
茶市一甲罗氏家谱上罗典作的谱序中,明明白白写着湘潭古桑洲罗氏与茶市一甲罗氏为一家,可到了现在他们又不认了,据说去年茶市一甲罗氏去湘潭古桑洲寻亲,无果而返。
耒阳市姓氏大移民,看看你的姓氏是“湖广填江西”迁移来的吗?
耒阳市百家姓导读:
耒阳市地处湖南南部位置,境内常住人口约有112.4万人(2022年)。
耒阳是古代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家乡。境内盛产煤,汉朝时期,此地就置有铁官用煤炼铁。
1987年,耒阳市有239个姓氏。人口超过3万人的姓氏有10个,1万人以上的姓氏有26个。
还有32个姓氏人口只有1人。复姓欧阳氏人口较多,约有1-2万人。
耒阳市前十大姓氏排名
1、李氏,为耒阳第一大姓氏,人口约有9.12万人。
2、刘氏,为耒阳第二大姓氏,人口约有8.98万人。
3、谢氏,为耒阳第三大姓氏,人口约有4.46万人。
4、陈氏,为耒阳第四大姓氏,人口约有3.94万人。
5、王氏,为耒阳第五大姓氏,人口约有3.65万人。
6、罗氏,为耒阳第六大姓氏,人口约有3.61万人。
7、贺氏,为耒阳第七大姓氏,人口约有3.28万人。
8、黄氏,为耒阳第八大姓氏,人口约有3.23万人。
9、谭氏,为耒阳第九大姓氏,人口约有3.03万人。
10、梁氏,为耒阳第十大姓氏,人口约有3.01万人。
历史上耒阳姓氏移民
耒阳早在8000年以前,就有先民在境内生活了。
1986年地方文物部门,在境内宣塘坳、高陂冲、贺家山等地发现多处古人类遗址。采集到多种石器、陶片等遗物。
考古研究表明,这些遗址均为新石器时期的遗存。
01春秋战国至明朝
春秋战国时期,耒阳隶属于楚地。
西汉时期,境内约有1.3万人。
东汉末年至南宋时期,中原连年征战,境内人口有所减少。
两宋时期,有不少江西移民进入耒阳。据清代《耒阳县乡土志》记载,境内24姓氏家族中,有5个姓氏家族是江西迁来。
元至元十九年(1282),境内人口约有11万人。
元末明初,多年战乱,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土地闲置,不少人外逃。加之自然灾害严重,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境内人口降为3.58万人。
明王朝调江西民入耒阳,有不少江西客家人迁居境内。至今耒阳人还带有江西客家语音的方言。
元末明初迁入耒阳的姓氏有李氏、周氏、谭氏、王氏、曾氏、蒋氏、钟氏、杨氏、贺氏等多个姓氏。
移民人多来自江西吉安、泰和、兴国、永新等地,其中以泰和县移民居多。
明正德七年(1512),境内人口上升为5.3万人。
02清代至民国时期
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实施“多生子女,不征收赋税”的鼓励政策。百姓的赋税减轻,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境内人口约有37万人。
清光绪年间,境内灾荒严重,疫病蔓延。导致人口有所减少。
民国时期,1929年,境内人口约有59万人。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攻占耒阳,有不少百姓被杀害。往后受自然灾害和疫病的影响,人口大减。
1948年,境内人口约有44.6万人。
03解放后
50年代,一些逃难或外出的人陆续回乡。境内煤矿、铁厂等陆续兴建。仅1958年有5.9万工人和家属迁居境内。
1959年,境内人口增加为62.49万人。
60-70年代,境内白山坪煤矿运行,有6300人迁入。
1966年,郴州桂阳县欧阳海水库修建,有1518人被安置于耒阳地区。
80-90年代,耒阳电厂兴建,又有1300多人迁入。改革开放后,来耒阳经商的人陆续增多。
1950年至1990年,耒阳市净增人口约有11.97万人。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耒阳市常住人口约有114万人。
耒阳市民族人口
耒阳市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境内有汉族、侗族、满族、苗族、壮族、瑶族、回族等多个民族。
1990年,境内汉族人口约有111.18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99.94%。
各少数民族人口和外籍人口有610多人,在总人口中占比0.06%。
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
侗族有170多人。苗族有90多人。瑶族有80多人。土家族有70多人。满族有42人等。
耒阳市百家姓出众人物
耒阳自古以来,重视人文教育。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耒阳有47人中进士及第。
历史上有蔡伦、罗含、谷朗、贺恕、伍中豪、谢文祥、李汉藩、伍临庄、李树一、钟伯谦、刘铁超、伍文生、徐林、陈芬、刘泰、曹维三、李天柱、陈陶、段人范等。
还有阳大鹏、刘霞、谭哀、谢翰文、徐康、邝鄘、李玺、胡文壁、蒋啸青、徐鹤、邓宗海、李天柱、罗树甲、张琼、欧阳代炎、资凤、周道隆等多位名人。——今日头条
正源中餐后,正源校长又派一中巴车由老会长育善,常务副会长小川及李霖主任,陪汝城家人们去大义五雷山祭拜始祖含公,在五雷仙寺大厅,罗林昌校长宣读祭祖文。
祭拜罗含公后集体合影
自大义五雷山返回,冒着烈日,继续参观蔡伦纪念园。
处处景点
细细品赏
蔡伦造纸
罗含立论
……
汝城家人来到耒阳市罗含文化研究会,交流族谱知识,参观学习罗含文化。
罗家巷和《更生论》
蔡德初
南正街通向老“人民电影院”,即今第一农贸市场的巷子,叫罗家巷。巷内原有罗氏宗祠(老祠、后移八角亭边东马路),故名罗家坪巷。
罗姓是耒阳本地之土著姓氏。我们说的“土著姓氏”是指汉代至晋代时耒阳就有的姓氏。
就笔者所掌握的文字和实物史料,耒阳土著姓氏至少有:谷姓(谷朗碑、《后汉书、蛮夷传》)、蒋姓(《后汉书、卫飒传》)、邓姓(夏塘镇乌珠岭出土之“邓功万世酒樽”及“邓儿榔下”滑石质砖二件文物证)、程姓(“晋故曹夫人碑云:晋故耒阳东乡敖里程氏命……”)、胡姓(《后汉书·窦武传》所言“胡腾”)、以及罗姓。这些姓氏,都可在光绪《耒阳县志》找到相关记载。后汉蔡伦虽是耒阳人,但其后代在今陕西省龙亭铺蔡伦原封地。今耒阳新市镇水西和大市排一、集中村所住蔡姓的祖先,是南宋初由河上蔡丘人湖南攸县,元末时由攸县迁入的。故耒阳今蔡姓不是土著姓氏。
罗姓为耒阳的土著姓氏,见之于《湖南通志》及光绪《耒阳县志·人物》二书中记载耒阳在汉代时有个叫罗陵的人,为郡姓汲的府君辩冤,被“掠拷惨加五毒”,宁被“授刀截舌”献之朝廷,群公认为他很义气,终于使汲府君雪冤。事虽感人,但《汉书》无记载,无法论证。
罗姓最可信之先人当首推罗含,罗含正史有传。《晋书·卷九十二·艺文·罗含》对罗含作了较详细记载,罗含(292~372年),字君章,号富和,桂阳未阳(今湖南省耒阳市)人。曾祖罗彦,蜀建兴时(蜀刘禅年号,223~237年)任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市东一百十五里)太守。父罗绥,字景南,蜀汉延禧(刘禅年号,236~257年)时任荥阳(令河南省荥阳市)太守。
罗含二十岁时,湘州州官三次征辟他做幕僚,罗含拒绝不去。新淦(gan或han)人杨羡做湘州州将,推荐罗含作州将主簿(职掌典领文书簿籍,经办事务。虽非椽吏之首,然地位较高。东晋诸公及州、郡、县均置主簿)。罗含再三推辞杨羡一再招荐,没有办法罗含方就职,待杨羡不任州将后,罗含也去职,并送杨羡回新淦老家。新淦曾是罗绥早年任县宰的县,老百姓听说老县宰的儿子到了新淦,送了罗含很多钱物,罗含无法辞退。到了返回耒阳时,罗含将新淦官民所赠财物,全数封留,空手回耒阳,这件事让人叹服,都觉得罗含不是贪财之人。
后来,罗含还担任了桂阳郡功曹(郡府椽吏,职掌选举,兼诸曹事务。秩百石)江夏郡从事,(椽吏、后改名为参军,秩亦百石)。江夏郡太守谢尚与罗含为朋友之交,并不把他作下级看待,称赞罗含是“湘中琳琅”。不久,罗含被荆州刺史庾亮调到荆州任州主簿官。永和元(345)年,桓温任荆州刺史,安西将军。罗含转安西将军府任征西参军(征西将军是桓温幕僚,协助治理府事、参谋军务,为诸曹长官)。桓温与谢尚不和,罗含机智地调和二人之矛盾,桓温也没有追责罗含。后罗含还被桓温任为州别驾(别驾又名别驾从事。刺史到其辖郡视察,罗含跟从,另坐传车,故称别驾。秩百石。秩虽轻,职却重,有“其任刺史之半”,与治中从事同为州之上佐,州事无所不统管)。
在荆州任职期间,因荆州城内喧嚣嘈杂,罗含就在荆州城西一个河边小洲上,自建一间茅屋,砍树为床,织芦为席,穿粗布衣服,吃蔬菜粗饭,安静平淡地过日子。
人云罗含是“荆州之材”,桓温说:“罗含是江左之秀,岂单单荆楚而已”。(江左一名,是当时南朝人未称东晋王朝为江左)。可见桓温对罗含之器重。罗含后调任晋王朝中央尚书台任尚书郎,负责启封百官章奏,面奏皇帝,并解决皇帝质疑,皇帝成命亦经其代拟诏令下达。秩四百石。在尚书台任尚书郎一年满,即升为尚书郎中,满三年即升为侍中,秩虽轻而职权重,升迁较快。但桓温重视罗含,又把罗含调回荆州任征西户曹参军,为其掌管民户、祠祀、农桑等事务。不久升罗含任宜都郡太守(太守为一郡长官,秩二千石)。升平四(360)年桓温被封为南郡公,又援引罗含为郎中令,待从其左右,戌卫南郡公宫,管领诸大夫、郎官等,职位甚重。后征为正员郎(职不明、无考)累迁至散骑常侍,侍从皇帝左右,谏争得失,参掌机密,为皇帝草诏出令。选望甚重,位三品,秩比二千石。不久,罗含又任侍中官,为门下省长官,除侍从皇帝左右外,兼掌出纳玺封诏奏,有封驳权,参预机密政务,上亲皇帝,下接百官,官显职重,时号“门下”或以宰相目之。之后,罗含又转为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长官,九卿之一。秩中二千石,三品官)。后放外,为长沙王国丞相,掌辅导、匡正、监督长沙王,有谏诤举奏之责。最后因年老致仕,加官中散大夫(无职事养老之官)。
《晋书·罗含传》还记载了三件耐人寻味之事。
其一:罗含因父母早逝,由叔母抚养大。有一天罗含白天睡觉,醒来后对叔母说,自己梦见一只文彩非常漂亮的鸟,飞到口里去了。叔母说:你以后一定会写文章。
其二:罗含做官时,他的官舍会总有一只白色的雀鸟,栖息在屋堂上。
其三:罗含致仕回到耒阳家里,家中院子和台阶突然开放长出的兰草花和菊花。人认为是罗含德行好,才出现的吉象(兰花是春季开的花,菊花是秋天开的花)。
罗含死时七十七岁,葬耒阳大义乡五雷山。一生曾著《湘中山水记》,简称《湘中记》,是罗含最有名的著作,《湘中记》虽然在明代就已经失传,但从《水经注》、《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及很多地方志书中,遗留下来的《湘中记》文来看,罗含是个地理学家,是个文学家确不逊色,难怪编写《晋书》之人,将罗含列传人《文苑》传人之中。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山水文学史中,在中国地理学史中,民族学史中以及中国方志学、历史学中,罗含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关于罗含之《更生论》一文,从文体看,亦符合刘勰对论说文之定义:“论也者,弥论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是说所谓论说文,就是概括各种言论、意见,精密地研求出一个道理来。我说《更生论》是罗含读《庄子》,以及向秀注译的《庄子》的读书心得。
说他是读书心得的缘由,其一是:罗含自己在文中开头就说:“善哉!向生之言。”翻译成今天的语意是说“精妙啊!”“向先生说的道理。”这就已经明白告知我们,罗含是读了向生(向秀)的注译《庄子》,觉得很有道理才发出感叹,从而引出论点——更生论的。
我为什么说“向生”是指向秀呢?因为“生”字在汉魏晋前,是对那些有才学、有德行的读书人的尊称。《史记·索隐》云:“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向”指向姓。“向生”指向秀,罗含之前的向姓人,且与《庄子》一书有关的“向生”,只有向秀。据《晋书·向秀使》载:向秀,怀(今河南省武陟<音zi或de>县西南)人,字子期。清悟有远识,少为同都(河内即今河南洛阳郡)山涛所知。雅好老庄之学,注《庄子》,妙行奇致,大畅玄风,唯《秋人水》、《至乐》二篇未竞(未完成)而卒。或云郭象之注《庄子》,大半窃自向秀。秀素与嵇康、吕安友善。嵇康被杀,乃作《思旧赋》以哀之。后为黄门作郎,散骑常侍,在朝不任职,容迹(安身)而已。卒于任。
其二:从罗含的《更生论》内容来看,完全是读向秀注《庄子》及《庄子》书中内容。
就“更生”一词来看,就是出自《庄子》。《庄子》外篇《达生》篇云:“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意思是说,想有作为养形的人,牵无过乎抛弃世间分解的事,抛弃了世间与养形无关的分外事,就没有了忧虑的牵累,无忧累就合于正真平等的道,合于正真平等的道,就会深思于日新的变化,所以能穷尽道的玄妙。其中“更生”之词,是指日日变更而新意思。罗含《更生论》中“变生”是指人的生命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永无穷尽地轮环下去。“更生”一词是出自《庄子》。
《更生论》中很多语言相似于《庄子》或向秀、郭象二人所著《注庄子》。
如“天者何?万物之总名。人者何?天中之一物。”而《庄子·达生》篇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疏):“夫天者,万物之总名,自然之别称。”。又如《更生论》说:“神之与质,自然之偶也,偶有离合,死生之变也。质有聚散,往复之势也。”《庄子》云:“察其始……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复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罗含之生死说,完全是对《庄子》说的注释和体会。《庄子》还说:“生也死之德,死也生之始。熟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更可看出罗含思想之痕迹了。综上所述,可见罗含《更生论》仅是一篇读书心得的哲学著作而已。
那么罗含为什么要写这种作品呢?我认为:一是时代使然。罗含所处时代,是一个战乱时代。自司马炎取代曹氏魏政权,建立西晋政权(265年)后,不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接着就又是内地少数民族割据政权,随即又发生“永嘉之乱”,匈奴刘渊、刘聪父子与王弥攻打洛阳,西晋专权的东海王司马越忧惧而死,西晋主力被刘聪部将石勒消灭,不久,洛阳被刘聪攻破,西晋怀帝被俘杀。第二年(316年)西晋灭亡。北方分裂,相继建立许多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整个西晋五十二年中,几乎未安静过几年。在长江南的东晋政权,首先是王敦握重兵欲专权,引起东晋元帝司马睿不满,王敦起兵攻杀刁协、戴渊后,进人都城建康,自命为宰相,并且要自立为皇帝,遭到大臣反对,王敦及其党羽好不容易被平息下去。晋元帝之后是晋明帝,晋明帝登位后仅三年就病死了,其子司马衍仅5岁是为晋成帝。不久,发生了苏俊、祖约之乱,后虽被庾亮、陶侃镇压下去,但又形成庾亮与王导两派之争端。王导、庾亮死之后,东晋内争平息一段时期。又有恒温的三次北伐战争。总之,从西晋到东晋,罗含所生活的年代,内争外战战事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知识阶层就产生了各种复杂的思想。
二是社会长期的动乱,迫使一些统治阶级人土去寻找新的理论武器来维护政局的稳定。一些知识分子开始研究道、佛二家,于是有的就研究起“玄学”来,企图用中国本土知识来解释外来佛教。罗含就是想用老庄等玄学思想来解释佛教的生死观。魏晋时期把《老子》、《庄子》、《易》称为“三玄”。当时,佛教传人中国已百余两百年,佛教的“生死轮回”说流传非常广泛,很多人在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以逃避战乱带来的灾难。统治阶级也希望政权的稳定,希望人民不要反抗他的统治。一些知识分子积极为统治阶层寻找理论依据。
罗含之《更生论》就是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的理论依据。
这里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一下“九品中正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汉代的察举征辟用人制度至汉末时,已彻底腐败,成为弊病。曹操曾先后三次下“求贤令”企图建立新的文官选举制度。直到魏文帝曹丕黄初元(220)年,才推行由史部尚书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
所谓“九品”包括“乡品”和“官品”,它是选举人才的基础。“品”即等级,把人才按世、状、品三者定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品,即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等九个品级。所谓“世”又称簿世,即家世,家世之尊卑与品第相应,即望族其品必高,庶族则其品必低,重门第家世。
所谓“状”即是论才能表现。所谓“品”指的是依据世、状基础评出的基层意见品第。
所谓“中正”,即负责选举的程序,九品第等的评定,是通过中正官来完成的,郡及州都设有中正官,郡中正(谷朗就曾任此官职)是小中正,州中正称大中正,中央有司徒、司徒上有吏部尚书。都、州中正、司徒、吏部等四层机构是“九品中正制的执行机构。”首先由郡中正按世、状、品标准,先对选拔人材进行评定,作出乡评,报册州中正,为九品评定之基础。州中正进行“州议”,即审核郡的品第评议。州大中正一般由中央官兼任,具有评议和决断权。州议后,书审决,最后授给官职。
九品中正制重门阀家世,轻才德实践的选人材法,同时小、大中正及司徒府官等都是由势族把持,因此造成官风败坏,这是魏晋南北朝政治混乱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说《更生论》是罗含
耒阳古村落——小水镇小圩村
正源学校音乐艺术大厅,即将动工兴建。不久将拔地而起,引来金凤齐鸣,放飞批批高才学子……
顺祝家人们:
盛夏安康,合家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