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罗含­—东晋玩兰人

首页    文萃转摘    罗含­—东晋玩兰人

张孝平 道兰正脉 2018-02-05 22:19

 

题记:罗含,一位几被今人遗忘的湖湘历史文化名人。廉洁勤政,爱兰写诗,史记中的传奇故事……

兰花会为有德行的人显灵?时过千年,东晋的湖南人罗含就是一个例证。《晋书·文苑传》记载:“罗含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罗含(292年—372年),字君章,号富和,东晋衡阳郡耒阳县(今湖南衡阳耒阳)人。罗含担任过郡太守,长沙相,朝庭侍中,《晋书》以“梦鸟文藻”,“白雀栖堂”,“兰菊丛生”三个隐喻故事为其列传。罗含的《湘中记》,记载湖南湘中的山水,湖泊、风俗,开中国山水散文的先河,对后世地理,旅游、方志等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颇大,具有导向和范本意义。其《更生论》是湖南最早的哲学著作。罗含在文学、哲学、地理方面有不少建树,被时人誉为“荆楚之才”,“江左之秀”,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2  罗含 

 

兰菊丛生说

罗含是个品性高洁的人。他的父亲曾经担任新淦县的县令,新淦人杨羡后来做了罗含所在州的州将,想引荐罗含去做主簿,都被他拒绝了。但杨羡不停地征召他,罗含只得前去就职。后来杨羡去职离开,罗含一直将他送到新淦县。新淦人因为罗含是老县令的儿子,听说他来了,纷纷来给他送礼物。罗含盛情难却,只得暂时收下这些礼物。待到回去时,他将这些礼物全部封存没有带走,受到人们的称赞。

罗含的文才好,官运也不差,得到权臣桓温的赏识后,更是一帆风顺。有一次罗含迟到了,桓温就要大家说说罗含是个什么样的人才。有人说他是“荆楚之才”。桓温则认为他堪称“江左之秀”,不仅是“荆楚之才”。但罗含并非“惟上”“媚上”,颇有自己的主见。有一次,桓温想检劾他的政治对手之一谢尚,就派罗含去江夏郡搜集太守谢尚的过错。罗含了解谢尚的为人,他到了谢尚那里,也不过问郡中事,好像是来做客,喝了几天酒,就回来了。桓温问罗含搜集到什么情况,罗含却反问桓温说:“您觉得谢尚这人怎么样? ”桓温说:“要胜过我。"罗含说:“难道有胜过您的人而干坏事的吗?所以我对他的事一点也没有查问。”桓温对他的用意感到惊奇,但也没有责备他。

罗含做官时,生活也很简朴,曾在城西郊的小洲上盖了一所茅屋,伐木做床,编苇为席,穿着平常的衣服,吃着自己种的蔬菜,过得有滋有味。他很喜欢种花,尤其喜欢兰和菊,写了不少歌赋兰菊的诗词。到他退休回家时,台阶上、庭院里忽然之间兰草、菊花丛生,人们认为这是他美好德行的感应。

兰菊丛生之说,  颇有些传奇夸张色彩,但也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楼劲所言:“《晋书本传》充分说明罗含一生以文才、德行著称,及其先为当地名族子弟而才行甚著,又渐次从‘湘中琳琅’到‘荆楚之才’以至于‘江左之秀’的人生历程。正史入传这一事实本身,则足以说明罗含实为当时湖湘一带,少数几位具有全国声誉的代表人物。”

罗含宅里香

   罗含很喜欢种花,赏花,尤其喜爱兰、菊,史载他写了不少歌颂兰菊的诗词,编有《菊兰集》。写有《采药人》:

采药衡山急,结伴登九疑;

深谷挺丹芝,悬岩源崖髓。

冷冷云珠落,漼漼玉草滋;

鲜景染浮云,妙气浸奇石。

更写有《咏兰菊》: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芳盖百草,色艳群英”。

咏兹兰菊,幽香传熏;

孰是芳质,谓之愈馨。

可惜其诗集以后失传,只在典籍中存有书名和诗句。唐代著名诗人有 “庚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杜甫),“郭璞验幽经,罗含著前纪”(刘禹锡),“前朝已伴罗含醉,今夜应同陶令咏”(李煜)的名句,李商隐在组诗《菊》中写道“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时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与同时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相提并论,足以证明罗含对兰菊的痴迷程度。

罗含的诗文及史料典藉中记载还影响后世,明朝有“罗含有后重家声,往向深山岁几更”(罗洪先)的诗句,台湾孔子学院院长孔维勤还有感言: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出现神形之变,罗含的《更生论》短短不过四百字,被僧佑收集在《弘明集》,成为魏晋南北朝佛教探讨的重要文献。我从台湾来到衡阳,追思罗含,看到当时的天、当时的地,油然而生一种真实的生命感、土地感,正本清源,;回到了生命的长河之中。

 

图3  罗含

 

懿德感天地

罗含年迈回到家乡后,先居住在耒阳县北兴业乡高冲老家,后迁到县城西二里的西湖塘居住,回乡后朝庭追加中散大夫。当初,罗含在官舍时,有一天,一群白雀栖集堂宇不停地鸣叫。逝世前几天,阶庭上的兰花菊花竟相开放,满堂馨香,同时还有异鸟鸣叫堂前。东晋咸安二年(372年)十月十三日午时,罗含无疾而终,享年八十周岁。人们说,这是有德行的人对天地的感应,是吉祥的兆象。 朝廷闻知罗含不附和专权跋扈的桓温,恤赠有加。传旨在耒阳县西湖塘右边的小岭上修建了 相公祠,祠中立有罗含生平事迹的石碑。每年春秋二季,耒阳官员都会前往祭祀。人过要叩首,马过要下鞍。

罗含去世后,后人先将其棺椁停放在西湖塘南蛇出洞形。宁康三年( 375年),葬于耒阳县太义乡五雷仙山顶西面。下葬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其德感天地震神仙,因此,此山命名五雷仙。

古籍文献中记载罗含事迹的较多,除了《晋书罗含传》外,还有《广舆志》、《世说新语方正篇》、《麓山精舍从书历朝传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幽明录》等篇目,记载了罗含为人为官,廉洁勤政的具体事例。

2015年10月31日,纪念罗含诞生1723年座谈会在蔡伦竹海举行,会上提议把罗含纳入衡阳市乡土教材,举办罗含菊兰节,出版《罗含传》,建设罗含公园,罗含纪念馆,植入罗含文化。

2016年12月17日,中国(耒阳)罗含学术研讨会在耒阳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共话罗含。这位1700多年前的“荆楚之才”,“江左之秀”正循着兰香,从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

 

图4  本文作者张孝平先生

2024年7月3日 16:4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