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罗琴山记

首页    文萃转摘    罗琴山记

 

周少鸣

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如圣井清泉,山涧小溪,罗琴山在仲夏季节显得特别清爽润湿,凉风习习,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冒着炎炎烈日,心里想着它的名气和曾经的辉煌,犹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玉,平静的心总有一种向往,好想在其平凡的外表上去读懂它内心的动静。

罗琴山距广东阳江市区约15公里,主峰只有448米高,但山系蜿蜒百余里,在阳江有“百重岭”之称,清代阳江“八景”之一,这只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山,平淡无奇,这片化外之地,无法搅扰庙堂,千万年来静静藏匿于江湖,归隐于世外绝域,一帘风月,四壁云山。

 

 

 

罗琴山的名气虽然不大,但它是以人命名的,这就与众不同了。东晋时期湖南耒阳人罗含在朝廷任尚书郎,与同在朝中为官的杨方交好,后来杨方外放广东高凉郡(即现在的阳江市)为太守,他邀请罗含来治所游玩,到了以后才高八斗的罗含携琴到此山痛快地弹了几曲,后人就把其命名为“罗琴山”。以罗含当时的名气节操,确实能够留名一乡,影响一城,甚至风化一域千百年。所以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经过阳江时,有诗专赞罗琴山:“何得罗琴隐君子,海风吹绝夜弦清”。

罗琴山虽然不高,但植被茂密。涧、瀑、泉、林、洞纵横交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确实化腐朽为神奇。一泓碧水从山顶流下来,一路奔放,飞瀑落潭,凉气逼人。阳江的许多山岭都种植着桉树,整齐划一,树下干干净净,树上光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气,唯独罗琴山没有种植桉树,全是热带雨林树木,里面有13种珍贵的野生植物,如伯乐树、桫椤、金毛狗等,确是“绿野丛林,翠满罗琴”。

 

 

江湖有酒,庙堂有梦。

中国历史上以人的名字命名山川河岳是很少的,即使帝王将相也没几个有这种待遇。罗含却以晋朝尚书郎的身份,更以其高尚的品格赢得南粤百姓的爱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罗含是极具才情和智慧的,他的《更生论》、《湘中山水论》流传至今,追求的是自由、人道与天道。做一个清官,为老百姓干些实事,是罗含一生的抱负。他以内在的魅力唤醒时代的自由,革除精神桎梏,回归传统道德,他活了77岁,从来没有自我索求。自建茅屋,织苇为席而居,布衣蔬食,不贪富贵,不巴结权贵,让当时的权臣桓温都称佩不已。后世不少诗人都赞美他。如唐代杜甫写有“庚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短墙若在从残草,乔木如存可假花”。把罗含与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庚信并称。中唐诗人刘禹锡诗云“茅岭潜相应,橘洲傍可指。郭璞验幽经,罗含著前纪”。把罗含与西晋著名文学家郭璞并提。晚唐诗人李商隐有诗:“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十年前,阳江市曾经引进香港九鼎集团投资开发罗琴山,把森林覆盖率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罗琴山打造成广东罗琴山森林公园和罗琴雅操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了宾馆,硬化了道路,在半山腰建成了一个水泥大坝,长约百米,宽为两米,想筑此坝截住山间小溪形成一个水库,既可游玩又能进行漂流,可惜在建设的时候对地质考证不足,此处地质全是砂砾岩,渗水严重,无法储水,以至于水坝废弃至今,也影响了整个风景区的建设。

 

 

罗琴山下,建有冼夫人和冯盎将军纪念馆。冼夫人曾经收复南海,冯盎是冼夫人之孙,被封为唐越国公。两人戎马一生,广施仁政,造福黎民。阳江市委、市政府花巨资建成了冯盎将军陵园、纪念馆、罗琴禅院,供社会各界公祭拜谒,不能不说是一件盛事。

罗琴山自罗含以后1700多年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足迹和文字,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罗琴山思逸神超,大名鼎鼎。

元朝诗人琥璐珣曾经也登过罗琴山,留下一首有名的诗:“三尺桐丝月下弹,一声清响落空山。仙翁自笑知音少,两袖天风跨鹤还”,走在罗琴山上,看到溪水从巨石中潺潺流过,叮咚作响,仿佛如罗含听泉抚琴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此时此刻,平时极为狂躁的心竟然心平如镜,想在此山建个茅屋,钓雨耕烟,与世无争,贫又如何?贵又如何?灌花酿酒,可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站立在此间,满眼都是翠绿和清静,心无杂念,人淡如菊。没有五彩斑斓的色调,也没有声色犬马的浮躁,我只是一路走去,低下头颅,沉默寡言,寄情山水,也暂时超然物外,忘记了一切烦恼。

此行,感谢湘云校长和罗含文化研究会党支部的精心组织。

2024年7月2日 16:3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