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菊花(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大有坪古民居记

首页    文萃转摘    大有坪古民居记

 

文/罗诗斌

 

黑褐色的飞檐上,蹲着一只大鸟。衬以青砖,老墙,灰瓦,以及瓦当上斑驳的青苔,不正是一幅水墨画么?而这幅画可以无限的复制,无限的衍生,把一切的古朴与诗意纳入其中,囊括了那些古意盎然的词根:雕花窗、天井、藻井、木楼梯、阁楼、箭眼、陶罐、青蒿、梅雨、月光、戏台、花鼓戏、祠堂、祭祀、马匹、舟船、大刀、易经、文房四宝、藏书楼、爱情、朝代……这些名词,如耒水中的波纹,层层叠叠地追溯你记忆深处的味蕾,而这些如梦似幻的词汇一直蛰伏在你的身体里,像古老的梦。只因在某个日子,你突然抵达衡南县相市乡大有坪古民居,你心中所构建的古典美学,让你瞬间泪流满面,你似乎找到了前世诗意的栖居——那种与残酷现实充满敌意的田园生活。

我迈入这座老宅,轻轻地,怕多余的风声,惊动这尘埃里的旧时光。此刻,一位老人正双手揣在怀里,耷拉着一颗白发苍苍的头颅,斜靠在竹靠椅上打盹,炉火里的茶壶咕噜噜地冒着热气,鼾声此起彼伏,荡漾在晦暗时光的褶皱里,有一种不可复制的匀称而克制的美,溢满了怀旧的落寞。我没有叫醒他,希望他在酣梦中找到前朝的记忆;而记忆是不可靠的,如耒水上的鸟鸣,转瞬即逝。

庚子年冬,我特地驱车到向阳桥街上,拜访了从大有坪迁居于此的罗孝良老叔。他打开装着族谱的樟木箱,芬芳的香味从岁月深处扑鼻而来。翻开《湘琳堂贤桂房罗氏十二修宗谱》,那些横横竖竖的名字挤满了纸页,苍老,泛黄。打开这布满褶皱的纸页,你会看到一个个勇武的罗氏族裔从族谱里走来,复活一个家族最真实的血缘谱系与传奇。“军家罗氏开基太公罗添祥,大明洪武初奉旨招募英雄,爰整师旅,汗马从王,功名钟鼎,升平之日,官封衡州卫,奉诏立营镇守衡州,定居清泉(今衡南)。洪武三年,皇帝下旨全国人口普查,定为军户户帖,其后裔被称为军家罗氏。罗添祥生四子,明永乐末年分居,长子世隆回迁遥田,仲子世文居陆堡(今相市乡大有),三子世荣居泉溪,四子世华居金紫滩。”开基太公罗添祥乃东晋名士、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山水散文的创作先驱罗含(公元292年——公元372年)的后裔。所谓的军户制度与如今的预备役或民兵制度颇有点相似,定为军户的户籍必须派人去当兵;为使军户能自备服装盘费,明政府规定:军户耕种的田地(军田)在三顷以内者可免杂役;三顷以上者须与民户一起承担杂役。一旦定位军户,几乎世代子孙都要派丁从戎戍边,非经皇帝特许或兵部尚书批准,任何人都不得自行改籍。

以军功开疆辟土的军家罗氏族人,开始耒水河畔的陆堡码头旁安寨扎营,修建大有坪古民居。从明朝一直延续到清朝咸丰、宣统年间,他们依照周易八卦六十四卦中第十四卦“大有卦”卦形,陆陆续续地修建梦中的家园。大有,乃力量、物资、气运充沛的象征,隐喻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象。卦象更深层的含义——要想让国家昌盛,百姓富庶,不能居功自傲,忘乎所以,要谦虚谨慎,要居有思无,居富思艰,居安思危。军家罗氏的后裔们,从耒水陆堡码头运来了汉白玉、青砖、梁木,开始营造一座梦中城堡。最先修建的是祖堂,祖堂立在整个村落的正中心,两旁是挤挤挨挨的厅堂或住房,形成二龙戏珠的气象。他们以青砖、灰瓦、石墩、廊柱、藻井、天井、门当、瓦当、雕花窗、马头墙,来构筑一个家族的图腾与信仰。一座村落就这样慢慢地生长起来,那一弯塑有兽爪的飞翘的檐角、一堵粗悍的石墙、一扇雕镂着梅兰竹菊的隔断、一顶龙凤呈祥的藻井,这一切的梦想,都被乡音与家训统一为某种制式。他们在庭院里植荷养鱼,坐在阁楼里诵读四书五经,聆听雨水从天井上方哗啦啦地落下来,那些寂静的时光,开始变得润泽、明亮、恬淡。

大有坪军家罗氏的后裔们在耒水畔开垦田畴,种植水稻、菊花和青蒿,田畴上有白鹭、闲云、野鹤,秋风里有母亲的吆喝,烛光照亮水缸里的白发,以及满天星辰……大有坪古民居,不正是一个拥抱传统的理想主义者所构建的桃源之梦吗?他们渴望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中,在金戈铁马的征战之余,寻找人生的象征与隐喻,直抵诗意的奥秘。他们以走廊、门楣、天井,把一个个看似独立的庭院,联合成一个家族的世外桃源。回乡的游子,将在这些连绵不断、迷宫般的房舍间穿行,在炊烟与乡音里重温耕读传家的祖训,在安闲、静穆中找回丢失的旧时光。在祖堂的墙壁上,赫然发现两条毛主席语录:“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那些方正的毛笔字,刚劲,残破,有着某种倔强的命运。这是否在冥冥之中试图要诠释着什么,或与流逝的家风或族谱里的历史形成某种照应?我顿时想起了唐代诗人罗隐的诗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据说,诗人罗隐也曾到耒阳寻根问祖,自认为罗含后裔。这句诗在某种程度上也逐步演化为罗氏族人认可的家训,从罗含到罗隐再到罗添祥,不管是从文或习武,为官或为民,都要献身国家,要把“国计”摆在第一要务,清廉为官,务实为民,不要去为子孙谋取家财;要把把仁德和清廉作为美德,留给后世子孙,才能保得家族兴旺发达、子孙安康。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那些闯荡江湖的大有坪游子,总会不约而同地回到这个古老的宅院祭祀祖先。流传于衡南东乡及耒阳的十月祭祖习俗,据说与东晋名士罗含有关。罗含,字君章,乃东晋桂阳郡耒阳人也,其为官清廉,伐木为材,造茅屋,织苇为席而居,布衣蔬食。官至长沙相,因勤于公务,以国事为重,清明节未能归家扫墓,及致仕还家祭祖,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于是,一代代耒阳人和衡南东乡人形成了十月祭祖的传统,他们在这一天杀猪宰羊,在祖堂办酒席,祭祀先祖,所有男丁上山扫墓。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家族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的方式;有利于砥砺族人恪守祖训,团结向上,奋发图强,精忠报国,延续文化血脉与家国精神。

岁月如此吊诡,当我们抵达时,这个村落已衰败不堪。庚子年冬,相市乡政府邀请湖南散文名家水运宪、梁瑞郴、刘克邦、游和平、甘建华、王涘海、易清华、杨丹、申瑞瑾、王杏芬、袁姣素来相市采风,我、陈学阳、夏夏有幸陪同,但我面对这处恢弘庞大却衰败荒芜的古民居时,我怔住了,陷入漫长的沉思中,这些残砖断瓦里一定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与梦。如今,梦碎了,日子分崩离析。那个打盹的老人终于醒来,他以惺忪的睡眼审问我,你从何而来?我说,老人家,您姓罗吧?他说,我姓江。我说,这不是大有坪军家罗氏的祖居地吗?他哀叹一声说,那些罗姓的大地主,在土改中逃亡了,流浪到外地去了。是啊,流浪多么美丽诱人啊。如今,那些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励精图治、耕读传家的军家罗氏后裔们大部分远走他乡,但他们仍秉持着先祖们勇猛奋进的军人血性,从未放弃对外部世界的探究与探险,走向一个个更远、更广阔的天地。

风吹来暮色,所有的疲惫与梦想,都将在老去的村庄里重温族谱里的祖训,休养生息,养精蓄锐,期待再次远征。 

20201202于洛夫文学艺术馆

 

罗诗斌,生于1976年,湖南省衡南县人,曾在广西边防法卡山英雄营服役,现任衡南县洛夫文学艺术馆馆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理事,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衡阳诗歌学会副会长。2006年创办民刊《荷风》。有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解放军文艺》《中国诗歌》《诗林》《湖南文学》《湖南日报》,以及台湾《创世纪》《台客诗刊》《华文现代诗》、加拿大《大华商报》等报刊,著有诗集《夏日》《时光博物馆》。

通联:421131湖南省衡南县云集镇雅园路明德巷漂木文艺吧  罗诗斌

电话:18273443968

邮箱:lsbfks@163.com

2021年1月27日 09:13
浏览量:0
收藏